奈何好銅貼水,廢銅卻搶手? |
編輯:上海佳至一電子有限公司 字號:大 中 小 |
摘要:奈何好銅貼水,廢銅卻搶手? |
![]() 好銅貼水已成定局,但廢銅市場來看卻顯得相對耀眼。尤其是進入第四季度以來,國內廢銅缺口越來越大。廢銅的進口量大幅增加,并且上升之勢很明顯。充分說明了我國對于廢銅的依賴程度在逐漸加大。國內的回收小商販,廢銅貿易商之間的價格戰也越發激烈,中間貿易商的貿易價差就被壓縮得非常小,因此貨源廢銅便成為了相對稀缺的品種。很多的銅廠甚至都買不到,熱別是微型的小作坊。光亮線為主的廢銅變得十分搶手,廢銅的價格顯得易漲難跌,尤其是在本月中旬的時候國際銅價明顯走低的時候,廢銅價格卻接連創出新高。并且市場貨源還是十分稀缺。大部分依賴廢銅的廠家開工率都出現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好銅與廢銅市場出現這種反差并非是空穴來風。不僅僅是政策大力提倡循環經濟,實際上很多的廢銅加工成銅材產品的過程也相對簡便,利潤空間也比較容易控制,更主要的是相比電解銅的成本要低。目前市場上稍微有一點規模的廠家都具備從廢銅回爐到產出銅材產品一條龍的生產工序。再加上很多的廢銅可以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直接當做成品來使用。河北保定一帶出現很多的個人作坊主要是就是將廢銅回爐直接加工成銅桿,而線纜企業只需要買過去拉細就可以上市,整個過程非常簡單。相比起來電解銅的就不具有這方面的優勢,并且價格高昂也是導致需求點被轉移的主要原因,購買電解銅同樣要回爐之后才能做出一些列的銅材產品。大部分的工序一樣但是成本卻無故的高出上千,因此相比起來廢銅就變得相對搶手,電解銅也就顯得相對缺乏優勢。進口廢銅猛增也為電解銅的需求造成了不小的需求壓力,故電解銅需求不濟直接導致價格貼水,而廢銅供不應求才會成為搶手的上品。 |
上一條:中國民營油企:在困境中突圍——“走出去” | 下一條:SGS風能技術中心在津投運 |